歡迎來到hth手机版登录官方網站!
谘詢熱線

13336011265

當前位置:首頁  >  技術文章  >  簡介搖床操作技巧

簡介搖床操作技巧

更新時間:2025-03-05  |  點擊率:227

在操作搖床時,需要仔細觀察搖床床麵的分區和控製適宜的床麵縱、橫坡度。除此之外,還需要考慮分選過程中的給礦粒度、給礦量、給礦濃度、衝(chong) 洗水、衝(chong) 程和衝(chong) 次等因素。下麵我們(men) 針對上述幾個(ge) 主要因素,來對搖床的操作技巧進行簡單的說明。
1、搖床床麵分區
床麵分為(wei) 精礦區、中礦區、尾礦區和礦泥區。正常情況下,礦泥區的寬度為(wei) 0.9~1.4m。尾礦區的礦流要平穩且不產(chan) 生急流或拉溝現象,礦層的厚度需適宜,需被水蓋過。尾礦區可通過調節給礦濃度和給礦槽砂孔來控製。中礦區是分出中礦的區間,主要靠調節衝(chong) 洗水和橫向坡度來控製。精選區要求各種比重礦物的分帶明顯,要使精選區和初選區形成一條穩定而明顯的界線,此區靠調節衝(chong) 洗水和橫向坡度來控製。
2、搖床床麵的橫、縱向坡度
在設備安裝時,確定縱向坡度,粗砂區在縱向有1°~2°的傾(qing) 斜,細砂區0.5°~1.0°,礦泥區基本無坡度。床麵在橫向上呈1.5°~5°由給礦端向對邊傾(qing) 斜。在搖床實際操作過程中,需要準確控製搖床床麵縱、橫坡度。通常情況下,如果礦物顆粒較粗時,應該適當提高搖床床麵的橫向坡度。反之,如果礦物顆粒較細時,則需要調低床麵的橫坡。一般粗砂區、細砂區和礦泥區橫向坡度範圍分別是2.5°~4.5°、1.5°~3.5°和1°~2°。
3、給礦粒度
給礦粒度要適當。入料粒度上限為(wei) 2~3mm,下限為(wei) 0.037mm。一般經過預先分級保證各級別粒度均勻,為(wei) 了保證搖床各級別粒度均勻,且入料粒度在適合的範圍內(nei) ,需觀察精礦帶中礦帶及淘洗檢查尾礦。
4、給礦量
給礦量大小與(yu) 入料粒度的粗細相關(guan) 。如果礦粒較粗時,需要的給礦量就越大;但是如果給礦量過大,則會(hui) 引起分帶問題,在這種情況下,需移動精礦截取板,加大衝(chong) 洗水和搖床床麵的橫向坡度。需要注意的是,一旦找到準確的給礦量,給礦過程需保證持續不斷,並保持均勻。
5、給礦濃度
在分選過程中,需要保證適宜的給礦濃度。一般情況下,粗、細粒礦物的給礦濃度分別為(wei) 20% ~ 30%和15%~25%。當搖床床麵出現拉溝問題時,可適當增加給礦濃度來進行調節;反之,如果出現砂堆,此時就需要減小給礦濃度。給礦濃度可通過調節給礦水量來控製。
6、衝(chong) 洗水
衝(chong) 洗水包括給礦水和洗滌水。在操作搖床時,當精礦帶變窄,出現精礦跑入中礦時,需要減小衝(chong) 洗水量;反之,如果出現搖床床麵露出無水膜,則需要適當加大衝(chong) 洗水量。在控製衝(chong) 洗水量時,需仔細觀察礦漿流速和精礦帶的寬窄。
7、衝(chong) 程和衝(chong) 次
衝(chong) 程和衝(chong) 次主要受礦物的入選粒度、搖床負荷及礦石的密度影響。選別粗粒、床層厚的物料時,應使用大衝(chong) 程、小衝(chong) 次;反之,則需使用小衝(chong) 程、大衝(chong) 次。當出現故障時,需要檢查衝(chong) 程衝(chong) 次是否適當,若有異常,需要及時調整。